虽然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经成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选择,但是有CRT适应证的患者中,高达20%因起搏部位欠佳而无反应。通过超声透过肋间隙实现能量传输的心内膜无导线技术可用于实现无导线左室心动刺激。若同时植入无导线右室起搏器,则可实现CRT。
在美国心律协会科学年会(HRS 2021)上,Marcel Feher分享了两例植入完全无导线起搏系统患者的一年随访结果(Wireless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1-Year Follow-Up After Implantation Of Totally Leadless CRT-Pacemaker Systems In Two Adults )。
患者1,男性,82岁,患有缺血性心肌病和永久性房颤,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出现宽大的左束支阻滞。为避免现有三尖瓣反流情况恶化,植入完全无导线的CRT装置。
患者2,男性,77岁,扩张性心肌病伴持续性心动过缓,因既往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现需重新植入无导线CRT系统。
两例患者在WISE-CRT系统激活后,双心室起搏立即显示QRS波宽度变窄(患者1由170 ms减至130 ms;患者2由145 ms减至120 ms)。
随访一年间,患者1的左室射血分数由20%提高至40%,二尖瓣反流及三尖瓣反流程度由三度减轻至一到二度,NYHA分级从IV级提高至II级,呼吸困难症状显著改善,NT-proBNP水平由2440 pg/ml降至1118 pg/ml,CRT系统显示左室-右室跟踪频率为96%~97%。
患者2,左室射血分数仍稳定保持在30%,二尖瓣反流及三尖瓣反流程度与基线基本一致,仍为中度,期间患者曾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两次,CRT系统显示的左室-右室跟踪频率为95%~98%。
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患者1相比,患者2的传输水平(TL,即起搏阈值)明显更高(患者1:3/0.5 ~2/0.3 ms;患者2:6/0.8 ~6/1.5 ms)。这提示,患者2存在间歇性未捕获的情况。
综上可见,在上述两例患者中植入完全无导线CRT-P系统是可行且安全的。与传统CRT一样,双心室起搏速度对再同步效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