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证据表明不同类型的支架有着显著的差别,包括不同的力学性能和药理学特性以及临床转归。
晚期血栓形成发生率增加并不导致死亡率或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加,尽管事实上的超过2/3的严重不良事件合并晚期血栓形成。
为了确定适应症,有必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但当我们在分析临床试验中的特殊人群时需要仔细的阐释,因为他们可能不能真实反映临床实践情况。
现有的证据表明不同类型的支架有着显著的差别,包括不同的力学性能和药理学特性以及临床转归。
晚期血栓形成发生率增加并不导致死亡率或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加,尽管事实上的超过2/3的严重不良事件合并晚期血栓形成。
为了确定适应症,有必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但当我们在分析临床试验中的特殊人群时需要仔细的阐释,因为他们可能不能真实反映临床实践情况。
需要有专门的试验来研究药物洗脱支架在高危人群如糖尿病、ST抬高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或复杂病变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2006年ESC会议上公布的结果质疑了药物洗脱支架(DES)的长期安全性,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这次争论的负面影响是当结果发表在普通刊物上时其不确定的警告引起了数千名已经植入支架的患者不必要的焦虑。既然Meta分析表明这一争论缺乏科学性,我们不得不遗憾目前尚缺乏更合理的数据资料和回顾以减少不必要的不安和忧虑。
争论的积极影响在于现有的随机试验和注册资料已经被仔细审查,计划进行更加严密有力的试验使其结果能应用于临床大多数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以前任主席Marten Simoons, Thoraxcentre, Rotterdam, NL教授为代表的欧洲心脏病学会,联合以主席William Wijns, Aalst, Belgium教授为代表的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协会,在法国尼斯召开了一个共识会议,回顾了最近的一些试验的随访结果和注册资料。2007年9月27日和28日,临床和介入心脏病学的核心领导人以及企业、监管机构的代表聚集在欧洲心脏学会,对研究和注册资料中药物洗脱支架相对于裸支架的再狭窄率、再介入率、晚期血栓形成、心肌梗死以及死亡率等进行分析。发现两种分歧的结果很难整合在一起。在随机临床试验中,发生在支架植入1年后的晚期血栓形成,在裸支架(BMS)中非常少见,而植入DES的简单病变每年却有0.1-0.2%的发生率,如果对介入治疗复杂病变多的中心也进行密切随访,则发生率可达每年0.5-0.6%。现有的资料表明在植入后的3-4年里这种趋势持续存在。不过,晚期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增加并未引起死亡率或心梗发生率的增加,尽管事实上2/3严重不良事件合并晚期血栓形成。最可能的解释就是,DES发生再狭窄或再介入风险高于BMS:在20%的不良事件中,支架内再狭窄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从而导致外科搭桥或血管成形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增加。
对超过5000名患者随访4~5年的临床试验和早期注册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BMS和DES死亡率和心梗发生率相似,而DES的再介入率低。最新的注册研究入组了大部分复杂病变和那些不符合随机试验的患者,随访结果表明DES在减少晚期事件发生上占优势。
我们仍然缺乏专门的试验研究DES在高危人群如糖尿病,ST抬高和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或复杂病变(分支病变、长病变)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但注册资料和小规模研究表明DES在这些高危人群中可以减少新的血运重建并降低晚期事件发生率。
现有的证据表明不同类型的支架有着显著的差别,包括不同的力学性能和药理学特性以及临床转归。正在进行关于第二、三代DES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均延长了随访时间来证实他们的支架致栓率低。在会议期间,监管机构、研究者和企业之间达成共识,即未来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预注册应尽可能包括所有患者,并进行大规模随访来评估其益处和远期并发症。最初的认可可能基于对再狭窄(通过血管造影、IVUS)或内膜增生和支架覆盖(OCT、内皮功能研究)的1年随访,但这些数据也应该包括对死亡、心梗和支架血栓形成的长期随访(每年1次,随访3~5年)。
为了确定适应证,有必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但当我们在分析临床试验中的特殊人群时需要仔细的阐释,因为他们可能不能真实反映临床实践情况。发布专门建议的唯一监管机构(来自英国尼斯的国际成本效益协会)在2007年发表声明:DES在大多数接受PCI的患者中是具有成本效益,价格比BMS高 400欧元左右。除了这一仍然存在争议的声明,我们注意到DES和BMS之间的价格差异在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均已下降在这一数值之下。
作者:
Carlo Di Mario教授
电话: +44 20 7351 8616
传真: +44 20 7351 8629
手机: +44 77 9906 7639
E-mail: C.DiMario@rbht.nhs.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