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ESC2007]3CPO试验

非侵入性通气用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可以缓解症状,但不改善短期预后

作者:  周玉杰杨士伟   日期:2007/9/7 9:36: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3CPO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入选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1069例(平均年龄78岁,男性占43%)。试验随机分为标准氧疗组(n=367),持续正压通气组(CPAP,n=346,10±4 cm H2O)和非侵入性间歇正压通气组(NIPPV,n=356,14 ± 5/7 ± 2 cm H2O)。研究目的是比较3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

    入组时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心动过速(HR 113 ± 22 /min),酸中毒(pH 7.25 ± 0.11),呼吸急促(RR 32 ± 7 /min)以及低氧血症(氧饱和度90 ± 8%)。

    与标准氧疗组比较,治疗1小时后非侵入性通气组心动过速(102 ± 23 vs. 96 ± 22 /min, P<0.001)、酸中毒(pH 7.33 ± 0.11 vs. 7.36 ± 0.11, P=0.002)和呼吸急促(26 ± 6 vs. 25 ± 6, P=0.023)改善更为明显。标准氧疗组和非侵入性通气组7天(9.8% vs. 9.5%,P=0.869)及30天(16.6% vs. 15.6%,P=0.685)的病死率相似。非侵入性通气组和持续正压通气组7天联合终点(包括死亡和气管插管)的发生率相同(11.7% vs. 11.1%, [CPAP vs. NIPPV]; P=0.806).。3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很高(~50%),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非侵入性通气(NIPPV)用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可以快速缓解呼吸窘迫症状,纠正酸碱代谢紊乱,与持续正压通气(CPAP)疗效相似。但非侵入性通气不能降低短期病死率。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3CPO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