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ACC2018 | 权威论点:PCI的发展,新不等于更好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8/3/22 10:33:01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会员(FACC)Bernard Meier博士于1977年9月16日偶然参与了历史性事件——他协助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Andreas R.Gruentzig博士做了第一次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PCI)。从此,Meier博士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会员(FACC)Bernard Meier博士于1977年9月16日偶然参与了历史性事件——他协助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Andreas R.Gruentzig博士做了第一次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PCI)。从此,Meier博士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在随后40年里,他却发现新的未必是更好的。
 
  “我在这一领域有些迷失了,尽管我一直跟随Gruentzig的脚步,坚守他的格言,即事情应该保持简单。”Meier博士说。随着PCI在各个领域的发展,Meier仔细审视这些创新,但他不愿意替代球囊扩张术。Meier博士在发表Louis F. Bishop Keynote演讲时指出,他将会深思PCI的正向发展,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是“改进PCI最好的方法”。他也表示会质疑PCI那些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发展。“现在全世界有很多发明家,试图通过创造新的东西来带来获益。”瑞士伯尔尼大学医院院长Meier说,“有很多好的,但也有一些很不好的东西被引入。”
 
  1977年,Meier作为苏黎世的医学毕业生,开始在血管学这一特殊领域工作。那时,Gruentzig刚开始第一次使用球囊导管打通患者腿部堵塞的血管。Gruentzig的目的是用最小的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他需要一个好的候选人,作为第一次手术的患者。而Meier正在治疗这样一个年轻患者。“我意外发现了第一例患者。他身体状况很好,刚79岁。”Meier说,“我把他介绍给Gruentzig,他说有一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替代疗法.”
 
  在Gruentzig的影响下,Meier一直工作到1985年。那年,PCI治疗的先驱者死于飞机失事。在那些年,可调性导丝和更小球囊的发明改进了PCI过程。“1986年,首例现代支架被置入,我立刻想到这是个巨大的进步,”Meier 说。“2002年,药物洗脱支架到来。”“那是项重要的进步。对于我来说,我认为那是我们需要的全部了。”他说,那里有很好的设备,能通过狭窄部分的带有球囊的导管以及药物洗脱支架。“我仍然操在做这些流程,那是基本上是我需要的。”他补充道。
 
  Meier 也关注TAVR的发展。TAVR是他坚持了数十年“越简单越好”的延续。“PCI是伟大的,TAVR也是伟大的,”Meier认为,用一个简单的导管就可以做到最好,甚至可以在门诊做。不要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任琳琳



权威论点PCI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