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2年11月29日~12月2日在厦门成功举办的第四届海峡心血管病学论坛距今虽已一月有余,近2000名海内外代表共襄盛会的场景恍如昨日,与会专家专题学术讲座、讨论交流及现场同步直播依旧历历在目。在《国际循环》2012年12月刊中,重点报道了记者现场采访杨跃进、王焱、常敏之教授的学术观点,本期刊中,我们将继续开展该会的后续报道,与您一同踏上“第四届海峡心血管病学论坛”的未尽之旅。
王焱 叶涛 厦门市心脏中心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害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和重要的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型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阻塞动脉腔,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动脉粥样硬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人群的主要死因。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改变,该病也成为中国人群主要死因。动脉粥样硬化始发于儿童时期而持续进展,通常在中年或中老年时期出现症状。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为脂质和坏死组织的积聚,人们往往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退行性病变。
大型临床研究均显示冠状动脉、脑血管动脉、肾动脉、主动脉及四肢动脉的粥样硬化性疾病均可导致急性临床心血管事件。血管床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发展到一定程度均可引起相应脏器的缺血。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基础的多血管床狭窄性病变,其危险因素都保持高度一致。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和肥胖被认为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全局观认识动脉粥样硬化,对正确分析和处理病情十分重要。仅从单个血管,或症状相关血管考虑势必造成对危险后果的判断失误,不能有效排查潜在的导致严重的或致死性血管事件发生。而正确有效的诊断依赖于从事心、脑、外周血管疾病的医生对此问题认识的提高,医生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科普知识宣传,以及患者自身对此问题的认识提高。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手段
介入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广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无疑是福音,如从事介入的医生缺乏对此类疾病的全局观认识,必然造成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充分发挥介入手术的作用,不能让患者受益更大。在欧美,超过50%的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是由心血管医生完成的,而有超过30%~40%的肾动脉狭窄及四肢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也是由心血管医生完成的,国内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医生同时开展颈、肾、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比例较小。作为心血管医生,同时了解冠状动脉以外的血管狭窄性疾病对于如何选择治疗至关重要。而其他相关科室的医生,也应高度重视外周血管病变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可能性,对于累及多血管床病变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首先采取哪种方案治疗(如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先行颈动脉支架术、先行外周动脉或肾动脉粥样硬化介入术),需经医生综合考虑、全面评估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
目前,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常用方法。手术治疗解决的只是病变局部的血管问题,无法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药物治疗(二级预防)仍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国内介入治疗的总体水平有明显提高。但与国外相比,心脏介入治疗,特别是外周血管介入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高科技、高风险的技术,介入手术应该更安全有效、更健康地发展,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风险,最合理有效实施手术策略,解决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多血管床狭窄的潜在风险最大的罪犯血管问题,着实为患者预后着想,切忌不同学科只从自己学科角度出发,造成盲人摸象的局限性。多学科之间应经常合作,共同探讨,使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C (编辑 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