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循环》:作为心血管科专家,请问您如何理解血糖管理的意义?
李小鹰教授:这个问题很重要。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与很多危险因素有关,有很多研究显示,如果我们能有效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则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将明显下降,相对危险度甚至可以下降50%左右。在这些危险因素中,有些是我们无法操控的,如性别、年龄、家族史,有些是可以调控的,如血压、血糖、血脂、生活方式等,因此,全面管理这些可调控的危险因素对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是非常重要的。
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多因素干预是最佳的策略,其作用远远大于疾病发生之后进行的二级预防。尽管已有研究(如STOP-NIDDM)提示血糖管理与心血管收益之间的关系,但是与血压、血脂管理相比,心血管科医生对血糖管理仍比较陌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血糖管理不仅是糖尿病科医生的责任,也是心血管科医生的责任。因此,提高心血管科医生对血糖管理的认识及其积极参与力度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循环》:UKPDS 30年随访研究结果公布后,早期血糖干预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今天会议所辩论的主题也与早期血糖干预有关。请问您如何理解早期血糖干预这一问题?
李小鹰教授:我认为早期血糖干预应分三个阶段:①空腹血糖受损(IFG),此阶段已经发生糖代谢异常,这时应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因为血糖代谢异常有可能是可逆的。②糖耐量受损(IGT),这一阶段同样提倡将生活方式干预贯穿始终。在生活方式干预失败的情况下,给予药物干预;对于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IGT患者,应加大干预力度,早期即给予药物干预,因为生活方式干预不会在短期内发挥作用。在糖尿病发生之前进行早期干预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应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糖尿病阶段,这一阶段在应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包括降压、降糖、调脂、戒烟等。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在哪一阶段,除干预血糖外,还要积极干预血压、血脂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不仅要将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还要将其控制达标。
《国际循环》:根据IDF 2006年数据,目前中国是全球IGT第一大国。ACE研究针对的正是中国人群中伴心血管疾病的IGT患者。请问您如何看待ACE研究对心血管领域的深远意义?
李小鹰教授:首先,ACE研究是一项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受试者全部来自中国,是在中国开展的为数不多的大型临床试验之一。目前,“在IGT阶段进行血糖干预能否减少心血管事件”尚缺乏有力的循证证据,而ACE研究将回答这个问题。第二,ACE研究不仅将探讨糖尿病预防的问题,还将探讨改善心血管预后的问题,ACE研究样本量较大,观察时间较长,其研究结果将为整个心血管领域的诊治思路提供重要的启示。第三,心血管科医生通过对ACE研究的关注和参与必定会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对血糖管理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