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ESC2008]临床心脏病的影像学时代业已来临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8/9/1 21:28: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本届ESC会议上,心脏病影像学研究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一直以来,心脏病影像学与心脏病的关联性和重要性作用仍处于相对被低估的状态。胸部X线和心脏放射学检查已临床应用数十年。超声心动图业已成为成熟的心脏病无创诊断措施之一。最近,计算机体层摄影和磁共振检查也成为这种诊断措施之一。同时核医学在SPECT发现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以及PET成像在显示多维心脏病理图像研究方面已获得大量肯定的证据。但介入性影像学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除了显示在治疗性手术方面外,包括IVUS、血流速度测量、OCT、血压测量等精确成像在诊断学方面的价值也日益彰显。

    本届ESC会议上,心脏病影像学研究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一直以来,心脏病影像学与心脏病的关联性和重要性作用仍处于相对被低估的状态。胸部X线和心脏放射学检查已临床应用数十年。超声心动图业已成为成熟的心脏病无创诊断措施之一。最近,计算机体层摄影和磁共振检查也成为这种诊断措施之一。同时核医学在SPECT发现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以及PET成像在显示多维心脏病理图像研究方面已获得大量肯定的证据。但介入性影像学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除了显示在治疗性手术方面外,包括IVUS、血流速度测量、OCT、血压测量等精确成像在诊断学方面的价值也日益彰显。

    如今关注的焦点已不再是影像学研究是否可行及能否体现解剖和功能缺陷,而更应该注重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如何更精确使用何种技术。临床医师在各种诊断技术快速进展及更迭出现的状况下,应作出最适选择来解决临床问题。每一种影像学手段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工业科技的发展带来更高级、更新的诊断技术(更多层数的CT、更高级的线圈和晶体管、SPECT和CT的兼容、 MR的PET的共享)。目前有必要关注的是如何进一步增加影像学的诊断效果,这并不意味不需要新技术,而是人们需要发现证据显示目前上述诊断技术在日常应用前的价值。

    总之,心血管影像学已发展成为多种成像技术将临床问题逐步整合、化解并最终提供参考答案给临床医师的一门新学科。这一学科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达成广泛、一致的共识,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且仍需要使现今日益强大的成像能力为心血管患者所受益。

 

版面编辑:张家程



临床心脏病影像学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