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ESC2007]左心室失同步化评价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10/23 13:09: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随着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发展,最近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接受逆转左心室失同步治疗。这一革新是建立在心脏正常生理和病理机制了解的基础上。

    Derumeaux教授概括总结了左心室正常电和机械活动顺序激活机制,以及电和机械活动传导到心尖心内膜下的延迟,延迟时间在基底部要超过心尖区,并且通过心脏影像检查发现心肌病患者存在这一机制的异常。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 通过分析不同心肌收缩初始和最大速度,广泛应用于估计CRT治疗失同步疗效。Abraham教授说,在临床实际运用中,该技术仍然存在缺陷,如信号噪声、多收缩峰等,影响可重复性和临床价值。

    Breithardt教授补充弥补DTI速度分析不足的方法,采用M型超声DTI肌张力分析或新型的斑点示踪技术,观察心肌病变。他也赞成速度分析判断失同步化更加快捷,但是就分析激动顺序而言,肌张力分析更为可靠。

    Voigt教授对于左心室机制有着创新性观点,业已证实通过MRI和超声心动图可以测量左心室扭转,后者对于CRT患者更适用。虽然DTI和斑点示踪技术还不成熟,但他强调左心室扭转是全心衰的敏感指标。

    最后,Lancellotti教授提出左心室失同步化与运动有关,有30%患者运动时诱发失同步化,另外30%者则正常,提示运动试验可能有助于挑选出适合CRT患者。

    总结

    随着对左心室复杂功能的深入了解,左心室失同步化不能用单一指标体现,这就要求全面和广泛的评估,包括在静息或运动时心肌摆动分析和心肌扭转测量等。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