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ESC2007]家庭监护装置和可植入的电复律器-除颤器――究竟有多少作用?临床研讨会

Home-monitoring of devices and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 - how useful is it?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10/23 10:36: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心脏患者随访的新领域

    心脏起搏的十年有近一半被用于随访,主要是通过规定时间的患者与医生的会面。随着可植入装置复杂性和交流技术的同时飞速提高,远程监护这些患者的新的可能性已有了技术方面的可行性。目前在某些装置中已可实现通过GSM网将关于选择技术性事件和心律失常事件的报告每天在植入装置和中枢服务站之间进行自动传输,获得许可的医生可在设置了通关口令的网页上获取这些数据。

    根据法国A. Lazarus博士的介绍,患者的益处在于可尽早检测几乎即时的治疗干预措施的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事件,例如新发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增高或心力衰竭的恶化,同时,这样也减少了人员随访所需的费用。

    意大利的Giovanni Boriani博士指出尽管以家庭为基础的随访承诺最终可能减少健康关护系统的成本(例如,患者交通费),但它的成本-效益比仍未在随机试验中得以证实。

    对于随访中心而言,远程监护可能减少在花费于个别患者中的时间,因此,未来将批准其用于更多患者的随访。
然而,比利时的Hein Heidbuchel医生指出非人力的探视患者的远程传输报告的补偿在许多国家仍未得以圆满地解决。医生可能不愿意去适应这一新技术
结论:

    随着植入装置在短期内更好地治疗更多的患者的可能,在未来植入装置的远程监控将实质性地改变这些患者的随访。这一议题仍然主要在于解决这一技术的成本-效益比和补偿模式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除颤器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