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GWICC2007]房颤“唱响”长城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马长生

作者:  马长生   日期:2007/10/19 14:25: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近期研究显示其患病率和发病率逐年增加。房颤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7倍。即使除外伴随的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死亡率仍是窦性心律患者的2倍。目前有关房颤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房颤的抗凝治疗,二是导管消融根治房颤。 

抗凝治疗

华法林被明确证实可减少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降低死亡率,因此被誉为房颤药物治疗的基石。但它也增加了严重出血的发生率。研究显示80岁以上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第1年严重出血发生率高达13.1%,缺血性卒中高危者服用华法林引起严重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华法林出血的风险在亚洲人可能更突出,研究显示亚洲人服用华法林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是白种人的4.06倍。
华法林抗凝对目前我国医院重治疗、轻随访的医疗习惯是一个挑战。华法林随访管理是规范化抗凝的前提和安全用药的关键,社区医疗和抗凝门诊的建立将对此发挥重要作用。 

导管消融

房颤导管消融是心律失常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已有多项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2006年ACC/AHA/ESC房颤处理指南中,导管消融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症状性房颤的一种替代治疗。今年美国心律学会等学术团体发表的房颤导管消融专家共识指出,少数情况下导管消融可作为房颤的一线治疗。

在我国,随着人才培训的开展,独立实施房颤导管消融的医生迅速增多。目前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可达80%~90%,手术时间通常为2~3小时,需再次消融的病例仅占20%~30%。而慢性房颤患者约40%~50%需要再次消融,且消融范围更广泛,更依赖于术者经验。

本届长城会开辟了慢性房颤导管消融演示与培训课程,以及房颤导管消融策略方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术后患者管理等讲座,全面展示了本领域最新进展。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马长生房颤长城会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