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ACC2007]心脏病治疗的新时代--边缘心脏病学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3/26 19:26: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第56届ACC年会上出现的新技术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新时代,ACC-07大会上,关于心理健康、治疗个体化、支架干细胞化等研究内容加深了人们对心脏病发生机制新理解。全球30000多名心脏病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以求心血管疾病研究有所突破。一项研究显示了心衰结局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呼吁人们应重视此类疾病的整体治疗,另一项研究发现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可加速冠脉愈合,减少支架并发症的发生。还有一项研究可快速检测患者对抗凝药的反应,益于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简介如下:

葛海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在第56届ACC年会上出现的新技术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新时代,ACC-07大会上,关于心理健康、治疗个体化、支架干细胞化等研究内容加深了人们对心脏病发生机制新理解。全球30000多名心脏病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以求心血管疾病研究有所突破。一项研究显示了心衰结局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呼吁人们应重视此类疾病的整体治疗,另一项研究发现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可加速冠脉愈合,减少支架并发症的发生。还有一项研究可快速检测患者对抗凝药的反应,益于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简介如下:

  一 抑郁与心衰

  the Indiana University医学院的著名学者Douglas P. Zipes教授讲到,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的主要致死病因,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演变,已发现了许多以前未知的危险因素、合并症及包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曾有研究显示抑郁和老年心脏病患者存活率低下有关,但未在大规模住院病人中阐明两者的直接关系。一项研究对近两万老年患者的心衰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抑郁与心衰的联系密切,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甚大。

  为了准确评价抑郁对老龄人群的影响,意大利的研究者对从2000年1月到2003年12月之间收集的18,623名60岁以上患者的住院资料、处方数据、人口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发现2,405 (12.9%)的患者在发生心衰前被诊断过抑郁症并接受过精神药品治疗,平均年龄长于研究总体的年龄,并且发现女病人中外周血管病和中风病史更多见。

  在入选病人中,因抑郁而接受治疗的患者有显著不良的总体结局,总死亡率(OR +28%),急性心梗(OR +36%),任何原因的再住院率(OR +18%),结果显示抑郁与心衰有令人惊奇的高危联系。从而发现心理健康因素的检测对老年人心衰的治疗有极重要意义。合作研究者-意大利ANMCO中心的Dr. Maggioni认为,在家庭护理模式中应对心衰病人检测和治疗抑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 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

  EPC捕获支架表面具有CD34+涂层,可以吸引EPCs分化为有功能的内皮组织。研究人员预测新生内皮可能有助于加速血管的修复过程,从而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并预防支架相关血栓的形成。辅以他汀类药物治疗,可增加外周循环血中EPCs的数量,因此可能更有效。

  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87例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在接受了至少2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新型支架进行介入治疗,6个月的随访结果令人鼓舞。没有1例患者死亡,99.3%的介入治疗血管TIMI血流3级。仅有1例患者由于边支血管闭塞发生院内心肌梗死,3例患者需要进行靶血管血运重建,另有1例患者需要进行非靶血管血运重建。

  Amsterdam大学的Marcel Beijk博士是本试验的负责人,他认为:在他汀基础上使用EPC捕获支架治疗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虽然只是一项前期研究,但为我们评价支架及全身损伤血管的修复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通往正确方向上的一大步,有望改善支架的远期疗效。

  三 快速检测基因分型多态性指导华法林使用剂量的研究

  新一代的药物使用更趋向于个体化治疗,早期的基因检测通过检测患者对某治疗手段的反应,调整用药来提高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延长期存活率。

  众所周知,华法林的药物效果源于CYP2C9和 VKORC1基因的部分变异因人而异,早期研究显示至少携带两者之一的患者对华法林的敏感性高于为携带此两种基因者。美国FDA指南推荐检测病人的基因分型以决定病人维持治疗的最适剂量。该研究可在一小时内快速检测出病人的基因分性以指导华法林的药物剂量。检测过程并无差异,但分析时间缩短,从而使检测结果时间缩短至平均68分钟,而目前常用的化学检测时间为1至数天,先用PCR技术提取病人的DNA,再放大分析VKORC1、CYP2C9*2、CYP2C9*3的多态性,值得一提的是,不但检测时间缩短,检测结果也十分精确,可100%发现VKORC1和CYP2C9*3的变异,而CYP2C9*2的准确率也达98%。研究者期望这种基于基因理论的指导给药方案能安全、有效地提高抗凝治疗,同时扩展到指导其他心血管药物治疗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